“谁敢杀马?你们谁有它的功劳大?谁有它吃得苦多,你们怎么……”
长征时期,红军到陕北后,又再到延安。那时候的生活艰苦,战士们风餐露宿,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因此,跟在毛主席身边的那匹土黄色坐骑也因为水土不服、劳累过度,倒下后再也没有醒过来。
“土黄马死了!”
毛主席痛心疾首,几乎晕厥。难过之余,他突然听到有几名不懂事的战士,竟然聚在一起商量,要把土黄马“庖丁解牛”,甚至已经磨刀霍霍,准备下手。
毛主席怒斥了一番,随后交代了三不准:不准吃肉、不准扒皮、不准拔毛尾。
警卫人员听从主席的吩咐,将土黄马完整地埋在了宝塔山的山坡上。事罢,毛主席仍然难过万分,每每想起都会忍不住掉眼泪。
这是因为这匹土黄马跟在他身边已有12年之久,是坐骑,也是战友,可谓是最忠诚的伙伴。
更何况,土黄马曾三番五次地解救毛主席于危难之际。
得马
正所谓“北骑马南坐船”,而毛主席出生在湖南,按照地域习惯来讲,应该是不擅长马术。但他却很喜欢马,再加上革命需要,因此,还学习了骑术。
不过,毛主席虽然思维敏捷,但给人的感觉却十分沉稳,这也导致了他不喜欢烈马,只喜欢温顺好驯服的马匹。
但是,毛主席没有因为自己的特殊性,而去刻意挑选,组织上分配什么,他就接受什么。跟土黄马的相遇也是如此。
其实,这匹土黄马最初是郭凤鸣的战马,他原本是民国时期闽西军阀,后被国民党收编,成为了福建防军第二混成旅中将旅长。
之后,郭凤鸣将自己所在地盘内的土匪和民团全部收编,长期驻扎在汀州(今福建长汀),开始了疯狂收刮民脂民膏的贪婪行为。
与此同时,郭凤鸣在当地以残暴的手段镇压上杭蛟洋运动,使当地的平民百姓们苦不堪言,而他的生活却奢靡无度,俨然地主恶霸的作派。
1929年3月,红四军的主力部队挺进福建,驻扎在长汀以南的区域。当毛主席听说当地百姓深受压迫、惨遭郭凤鸣剥削后,当即下令,攻下长汀。
1929年3月13日,红四军经过四天左右的整顿时间,精力充沛,率先对驻守在城外的郭凤鸣部下展开了进攻。
令人想不到的是,国民党混成第2旅的士兵们深受旅长郭凤鸣的腐败影响,士气低落,根本抵挡不住红四军的进攻。
在长林寨附近,红四军乘胜追击,利用合围战术,将郭凤鸣及其残部一举歼灭,大获全胜。
在清点敌军物资的时候,毛主席看到当地人民食不果腹,个个面黄肌瘦,十分痛心。
于是,他对身边的通讯员说:“除了战斗物资留下,其余生活物资全部分给百姓们,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继续遭罪。”
随着物资分发到位,百姓们欢呼雀跃,大喊着:“终于不用再担心会饿死了。”
毛主席看到这幅画面,心中松了口气,嘴角也浮现出笑容。
但是,在缴获的战斗物资中,有匹马却引起了清点物资的战士们的注意,他们本打算将这匹马分给当地的百姓,无奈马的脾气古怪,后蹄子一直来回动,将好几个战士都摔了下来。
这时,朱德走了过来,见战士们都制服不了这匹“倔马”,便提了个主意:“要是还不听话,就杀了吃肉,能填饱肚子也是好的。”
没想到,这匹土黄色马仿佛通灵性般,竟然痛苦地嘶吼了起来,比原先的动静更大。
原本在屋内写作的毛主席,被这热闹声儿吸引,出去一探究竟。没想到原先躁动的马儿竟然消停了下来,朝着他的方向走来。
毛主席身边的通信员本能地举起“枪杆”,维护主席的安全。但毛主席却制止住了行为,说:“没事,我倒要看看这匹马想干什么?”
就在大家屏息以待的过程中,这匹土黄色的马走到毛主席身边,凑近脑袋嗅了嗅,接着竟然将口水,呲了毛主席一脸。
战士们哭笑不得,毛主席接过通信员手中的毛巾擦脸,笑骂道:“好你个土马儿,又不是我要吃你,吐我作甚?”
随后,毛主席翻身上马,紧紧抓住缰绳。战士们慌张不已,担心这匹“倔马”会将主席掀翻。
但是,出人意料的一幕出现了,马儿不仅没有将毛主席甩下来,还“自得其乐”地走了几步路,没有任何抗拒。
朱德在旁边啧啧称奇,称良驹认主,要毛主席收入麾下,当做自己的战马。
毛主席也不忍心这匹土黄马白白丧命,而且这匹马体型健硕,虽不比其他马匹勇猛,但却有股韧性,非常适合今后忍辱负重的革命斗争。
从此以后,毛主席的出行都要靠这匹土黄马。它经过驯马师的仔细教导后,性格逐渐变得温顺,非常听毛主席的话。
值得一提的是,这匹土黄马非常依赖毛主席,每次见到主席后,总是要欢快地嘶鸣几声,然后将大脑袋,亲昵地靠在毛主席的身上,如同乞求抚摸的小猫似的。
与马同行
一次,毛主席骑着土黄马到马列主义学院作报告,在路上时,偶遇骑着蒙古大马的邵庆元。原本相安无事,谁承想邵庆元的大马突然受了刺激,从毛主席身边呼啸而过。
与此同时,毛主席的土黄马被蒙古大马惊到了,变得暴躁起来,载着主席一阵乱跑。
转眼间,毛主席被土黄马带着跑到了前面的排球场,如果不能立马停下,那么主席就很可能撞上排球网,会有受伤的可能性。
邵庆元见状,心急如焚,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在这危急时刻,土黄马突然放慢了奔跑速度,一个伏身从网下穿过,而马背上的毛主席也是未显露任何惊慌,淡定地和土黄马一起穿过排球网。
一人一马的靓丽风采映入在场的每个人眼中,令人惊奇不已,称赞土黄马的机敏程度,完全随了伟人的英明。
没过多久,红军部队陆陆续续集结于井冈山,开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但过程却格外艰难,尤其是行军道路的开辟。
当时,井冈山山路泥泞,崎岖难行,七拐八绕的羊肠小道上更是布满了树枝和沟壑,更困难的是,山区内有很多树干竖起来的木桥,下面就是湍急的水流。
因此,很多战马路过这儿都胆怯地不敢前进,唯独毛主席的土黄马却“蹦蹦跳跳”地过桥,如履平地。
众人惊诧不已,称赞毛主席慧眼识金,挑到了一匹好马。
之后,主席更是骑着土黄马踏遍赣南闽西,一人一马风霜雨雪相伴。期间,毛主席短暂离开,当时考虑到部队更需要战马,便把自己的坐骑留在部队。
后来,朱德、陈毅意识到红军不能没有主席的领导。于是,陈毅带上土黄马,亲自迎接毛主席回来。
人马重逢,犹如好友相见,土黄马更是直直地朝主席的怀里拱去,仿佛在诉说着多少个日夜的相思之苦。
之后,毛主席继续带领着红军与敌人做斗争,同时,他也在土黄马的马背上创作着未被发表过的词作,其中也有对土黄马的描写。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烟。”
1934年,国民党发动第四次及第五次围剿,红军主力被迫向陕甘革命根据地转移。
但是,国民党十万敌军依旧穷追不舍,红军正好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而贺子珍作为长城路上的女战士之一,再加上怀有身孕,要比别人艰难得多。
但是,更危险的事情还在后面。
1935年2月,刚刚分娩完的贺子珍,突然遭遇了敌机的轰炸,当时,贺子珍为了掩护战友们撤退,不幸被炮弹的碎片重伤,难以行军。
毛主席见状,坚持将自己的土黄马给贺子珍骑,而他自己则步行,没有丝毫怨言。
另外,这匹土黄马也变得极其温顺,稳稳当当地驮着贺子珍行路,让她能有充分的时间恢复健康。
此后,无论是越大山,跨大河,还是走草地,土黄马始终都陪伴在毛主席和战士们的身边,用自己的身躯扛起使命。
当然,长征的路上无疑是艰苦的,红军战士们除了要克服各种自然环境带来的磨难外,还必须忍受身体的高负荷运作,偶尔还要面对敌军的围追堵截。
因此,有不少战士们都永远倒在了长征路上,但也有一些战士们强忍着伤痛,始终紧跟大部队的步伐。
毛主席将战士们的苦难看在眼里,心中同样痛苦万分,因此,他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战士们。
在遇到终年积雪的雪山时,毛主席为了确保受伤的战士们能顺利通过雪山,便将土黄马让给战士们骑,他则靠着木棍艰难前行。
土黄马对于主席的这一安排,也没有表现出反对的情绪,反而听话地载着一个又一个伤员翻过雪山。
此外,通人性的土黄马可能也明白红军战士物资短缺,因此一路上吃得很少,但该出的力,却一点都没少。
更令人惊讶的是,土黄马竟然让红军躲过了一场敌军的追击。
当时,红军刚刚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驻扎在一户群众家中。深夜时分,战士们纷纷进入梦乡,但土黄马却不断嘶鸣,就算主席安抚,也无济于事。
忽然间,毛主席想到土黄马可能是在示警,因此立即命令部队撤离。果不其然,红军部队刚离开没多久,国民党就出现在背后。
如果不是土黄马与毛主席的默契,说不定又要经历一场恶战。
可惜,土黄马的寿命并不长,在毛主席到达延安后没多久,它就因病去世。
毛主席为了表示对土黄马的感谢,才下达了三条不准,并厚葬了爱马。但主席留下了一件东西,就是土黄马的木马鞍。
再得马,被制成标本
土黄马虽然走了,但革命仍在继续,毛主席仍然需要一匹新马来代替出行。于是,警卫员带来了两匹马供他挑选。
当时,一匹小青马,还有一匹枣红马,但毛主席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选中了那匹小青马。
原来,小青马如同之前的土黄马一般,温顺至极,非常适合在后方作战的毛主席,而那匹枣红马则送给了周总理。
小青马精力充沛,跟着毛主席四处征战,充满了活力。而毛主席也慢慢从悲伤的情绪中缓了过来,专注于革命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马来西亚华侨捐赠一批汽车,毛主席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原来的小青马也就光荣“退休”了。
但是,毛主席与小青马的情谊深厚,非常不舍。好在毛主席的马匹饲养员侯登科是个老实人,他愿意继续留在原岗位照顾小青马。
毛主席欣然同意,妥善安置了小青马,还让它掌握了新的技能,比如日常送报、送信等工作。
后来,随着小青马的齿龄增加,它的毛色逐渐变白,去世后被制成了标本,放在延安博物馆内,供人参观。
“乱世出英雄”,无论是三国时期,还是朝代更迭之时,涌现出来的英雄豪杰数不胜数,但他们大多数人的身边都跟随着一些的忠诚的“伙伴”。
比如关二爷与赤兔,被称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还有曹操与爪黄飞电、赵云与照夜玉狮子,等等。
英雄配宝马,而作为一代伟人的毛主席,也当之无愧地拥有超凡脱俗的良马,两匹都堪称马中良驹,留下佳话不断。
万古千秋,应该被世人铭记!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zdhe.com/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