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通识性知识是什么,学前教育通识性知识是什么

本学期,我给大三学生开了一门“都市社会生活”的选修课,旨在引导同学们养成观察城市、留意附近与思考日常的习惯。第一次课上,我随意说出广州几个地名及几则现象,让去过或了解过的同学举手看看,结果令我大跌眼镜,超过半数同学对广州的了解与认识相当有限。这里涉及两个基本问题:其一,部分学生对认识城市、关注日常缺乏兴趣,那么,他们的兴趣在哪里,他们在忙些什么;其二,部分学生有意愿甚至强烈意愿了解与认识城市,问题是他们不懂如何观察与分析。

面对各种学习与就业压力,不少勤奋与自觉的学生从大一进校开始就陷于“内卷”的风气中,一些人只在乎上好专业课,考出好成绩,提高专业或综合排名,夯实竞争力。更多人从大三起就全身心投入考研或考公中,过着“两点一线”“二门不迈”的例牌生活,不是宅在宿舍,就是终日沉浸在图书馆,对认识所在城市及接触真实社会的意愿不强。了解社区发展,体察市民生活,理解城市变迁,在部分同学眼里是浪费时间,是“非必要选项”。

上个月的一个周六,笔者组织了大一及大二共计30余名同学走访与踏勘广州老街区,带他们感受广州的商业氛围,体验广州的市井生活,品味广州的地道美食,观察广州的传统建筑,认识广州的发展脉络。我们边走边看边讨论,上午10点开始,晚上10点结束。不少同学表示意犹未尽,我明显感觉到大家对广州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只是此前,没有老师带领他们深度游历与仔细鉴赏一座城市。基于此,我于上周给不同专业的200余名学生分享了一次题为“摸摸广州”的讲座,主要从历史、地理、社会、文化与政治等维度对广州这座城市进行解析,用了足足四个小时,讲座反响热烈,同学们觉得收获颇丰。

认识城市、关注社区、重视“附近”重要吗?十余年的从教经历告诉我,相当比重的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与底层情怀,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心态的精致利己者不在少数,部分学生更多关心个人发展,对社会发展漠不关心;部分学生更多关注书本上和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理论知识,对身边及附近活生生的真实生活充耳不闻;部分学生只在乎专业性知识的汲取,对通识性知识不屑一顾。这样的学生毕业后,难免出现眼高手低、脱离实际、不接地气等问题。

为了有效扭转上述困局,我建议对目前的教学大纲及培养方案进行适度改革,增设一些与城市、乡村社区及真实生活高度相关的实践课,将“城市观察与分析”“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乡土中国”“城市社会学”等课程列入全校学生的必修课范畴,并鼓励与要求同学们走出校园,走出象牙塔,走入生动活泼的城市,走进广袤无垠的乡村,接触真实的社会生活,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全方位淬炼、打磨与提升自己。当然,校方需要在师资配备及经费保障方面提供足够支持。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50年代,作为华南地区学术重镇的中山大学的社会学系、教育学系、农学系和地理学系等相关人文与自然学科的师生就把学校周边的康乐村、鹭江村等社区作为夜校和相关教学与研究基地,通过专业知识的植入、相关活动的举办和先进思想的传播,极大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知识,搞活了社区居民的社区氛围,增进了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塑造了校园与社区的良好互动关系。我认为,中山大学这一服务地方与社区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应该得到广泛的传承与光大,其他高校应该效仿。□ 姚华松(广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zengdah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zdhe.com/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