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情感上想表达善意与友好,可是大脑思维逻辑或语言表达上却无法互相理解的时候,大家经历过一些交流不顺,沟通不畅的尴尬瞬间吗?
俗话说,字不如表,表不如图。表情包的更新换代真的是非常迅速。现在人们特别喜欢在文字后面添加各种表情符号,有时候,我们却分不清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表情符号背后所代表的确切具体意义?
比如笑这个表情符号,[呲牙][大笑][害羞][耶][可爱][做鬼脸][尬笑][憨笑][我想静静][捂脸][偷笑]等等,这些笑的表情到底是代表好的意思,还是代表不好的意思?尤其是不同文化思维和不同代际沟通中,存在的表情符号的使用和理解差异,希望我们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些人认为,最普通的就是这个微笑表情[微笑],代表的并不是很好的意思,而且尤其是和年轻人们聊天时千万不能用,代表着轻视或看不起人的意思?!
有些人却说,自己平时最经常使用的就是这个微笑表情,每句话说完都要添加这个表情表示善意。因为个人主观认为,这个非常普通又平常的微笑表情就是表示很礼貌,又很温和的微笑,而且是比较正规正派的笑脸?!
有些人反馈到,有时候,发现当别人不想再和自己继续聊下去,又不好直说时,就会发过来一个类似这种礼貌的微笑表情,代表无语或者无奈的结束话题?!
人们使用各种表情符号,一方面,很方便寻找兴趣相似,趣味相投的人,从而在网络陌生环境里,能够快速建立一种亲切感和熟悉感。从另一方面来说,同样也劝退了对相应表情文化陌生或思维理解不同的人。
从积极方面来说,个人认为符号表情,颜文字,表情包这些图片,是说话者为了让对方更理解自己内心感受的工具,可以拉近距离,活跃气氛,缓和氛围。
从消极方面来说,则是大量的的表情包或颜文字,代替一笔一划的纯文字,会使交流显得内容不足,诚意不够,语言表达非常没有营养。
如今,发现越来越多的人运用表情符号、颜文字、手势图标等,用这些象形会意的图符来表达心情和想法,是否说明我们中华古代文化中的汉字类的象形文字,其实更具有蓬勃向上发展的生命力?
众所周知,在手机和计算机等网络中使用的表情符号、颜文字、图标之类,其实看起来很像我们古人用的复杂象形文字,而且我们都知道,很多现代汉字也是由这些文字简化而来。
这一切是否预示着未来也有可能逐步简化文字,或者是全世界统一起来而发展出又一种象形化的图像新文字?
而且中国的这种返古类表情语言文字,真正能够被全世界的人们所理解所接受?是否正好说明我们国家久远年代使用的象形文字有更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社交软件的普及,颜文字表情包作为网络亚文化下的一种软性语言符号和表达情绪的辅助沟通工具也随之渐渐流行起来。
人们往往通过各种各样的表情包,彰显机智与幽默,表达热情与亲切,为虚拟社交增添乐趣,补充语言文字表达的空白。
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接受现实,跟上时代的发展,学会理解或运用这些新的沟通文化的语言符号,希望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熟练运用各种陌生又熟悉的新文化符号语言,与全世界人们进行无障碍的顺利的情感沟通与思想交流。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923199819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zdhe.com/3314.html